原位杂交技术手册
《In Situ Hybridization Protocols》
简评
原位杂交技术已经在很多实验室应用很久了。在后基因组时代,基因芯片技术和蛋白质组学已能使我们了解很多不曾了解的机制。但随着定位mRNA时空表达的需要增多,原位杂交技术的重要性也再次凸显。
相对而言,原位杂交技术是难于掌握和捉摸不定的分子生物学技术,这可能是由于它掺杂了分子生物学和组织学技术所致。这本手册对于不太懂得组织学的分子学家和不太懂得分子学的组织学家都有指导作用。
作为第三版实验手册,它的重点放在了细胞和组织的原位杂交上,在组织的预处理和杂交以及多种检测手段方面有详细的论述。如何得到更满意的结果和能更灵敏地检测更低丰度的基因表达成为技术改进的目标。非放射性原位杂交和信号放大技术在不断发展,随着新技术的成熟,又有了新的应用。这本手册除了基本内容外,又兼顾了新发展的技术,包括转染细胞和组蛋白的检测、凋亡的末端缺刻标记、蛋白核酸探针的使用以及植物标本的原位杂交等。
本书可供初学者建立杂交技术时参考,同时也对改进读者实验方法拓宽思路有启发作用。
|
引物原位延伸和原位PCR技术手册 《PRINS and In Situ PCR Protocols》
简评
在过去的二十年中,原位杂交和PCR技术是研究染色体数目变异和异位重排、基因定位和表达、基因组组成的两大实验手段。作为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在原位细胞和分子研究中的强有力补充,引物原位延伸和原位PCR技术既有PCR反应的灵敏特点,又能把目标序列定位到细胞。由于引物的使用和原位复性及延伸的迅速,这两个技术在灵敏性和特异性方面有很大优势。
本手册的前一版详尽介绍了引物原位延伸和原位PCR技术在临床上的各种应用。而这第二版手册把重点放在了介绍第一版之后出现的新技术。全书大致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基本实验方法,总结了引物原位延伸和原位PCR技术的多种实验流程,也包括了新的多色引物原位延伸方法和单拷贝序列的引物原位延伸检测方法。第二部分是关于这两种技术在研究和临床诊断上的应用。例如在人(癌细胞缺失基因检测、母血中胎儿细胞检测、脑和胚胎组织中非整倍体的估计)和植物细胞应用引物原位延伸技术;在临床(巨细胞病毒检测、在植物或癌研究中和微分离技术联合使用的RT原位PCR技术)上供熟练的实验者选择的原位PCR技术。
|
高级遗传学分析 《Advanced Genetic Analysis》
简评
如果抛开孟德尔的经典遗传学,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遗传学可以看作是使用突变和分析突变来研究生命遗传过程的学科。研究遗传学,实际的问题就是研究能得到哪种突变,如何得到突变以及如何分析它们。本书就是以突变为核心,介绍了高级遗传学的几个方面,包括:突变、互补、抑制、重组和调控(上位)。
本书分为8章:1 突变:介绍了突变的类型及显性隐性。2 寻找突变:介绍了寻找新突变的原因和产生突变的机制。3互补试验:介绍了互补试验的核心问题、规律、邻位无效互补、增强子。4 抑制:介绍了遗传抑制的基本概念,基因间相互抑制、基因外抑制、转化抑制、转化后修正抑制、蛋白互作导致的基因外抑制、非物理因素的抑制、显著突变的抑制、如何设计抑制突变。5 基因功能的时空表达:介绍了基因表达的顺序和镶嵌式分析。6 遗传结构分析:介绍了基因内图谱、原核及真核生物的遗传结构分析、依赖于配对的基因内互补。7 减数分裂重组:介绍了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的遗传物质交换重组、重组率、重组机制。8 减数分裂染色体隔离:介绍了隔离失败的类型、染色单体没有分离的原因、中心粒、隔离机制。
|
发育和疾病中的胞外矩阵 《Extracellular Matrix in Development and Disease》
简评
胞外矩阵是指位于细胞外组成细胞基质的一类结构蛋白。但这类蛋白不仅仅起结构支撑的作用,它们常常影响细胞行为、组织发育和功能。许多常见却严重的病症究其原因就是编码这类蛋白的基因发生了突变。正因为此,许多学者投身于对胞外矩阵的研究,并在矩阵蛋白功能及其和细胞相互影响方面有了深入了解。而本书则是介绍了目前研究较透彻的几个方面。
一 胶原作为机体中存在最广泛的蛋白之一,曾经被认为仅仅是膜基质的骨架。最近却发现IV型胶原的功能跟肾衰竭、耳聋和肺出血的起因都有很大关系。二 串珠素是细胞外基质中主要的蛋白聚糖之一。它结合于许多矩阵蛋白、生长因子和细胞表面受体。串珠素的功能与影响肌肉和骨骼发育功能的综合症以及动脉硬化形成有密切关系。三 动脉中如果有不正常的基质蛋白堆积就会引起血管疾病。在血管疾病形成过程中,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通过表达的基质蛋白起到了影响作用。四 位于真皮和表皮之间的基质维持着皮肤的屏障作用并且阻止气泡生成。大量的皮肤病包括可能致命的气泡生成都是由于这些基质的组成部分和受体发生了突变。五 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的形成、分化、迁移与细胞及基质的互作紧密相关。缺乏整合素受体或配基都会影响脑的成型。六 位于内耳的基质蛋白在声音传送功能上起了重要作用,而一旦这些在连接组织或在基质膜中的蛋白出现问题就会削弱听觉。七 癌的扩散需要穿过一层或多层基质屏障。癌细胞通过降解基质蛋白的酶消化基质蛋白,产生的蛋白碎片又可以调控癌细胞的迁移和入侵。治疗癌症也许可以从基质组成成分的研究入手。
|
细胞周期和生长调控 《Cell Cycle and Growth Control》
简评
生物体的发育调控和组织更新是与细胞周期和生长调控密切相关的。一系列复杂而又相互依赖的调控事件把DNA复制和有丝分裂限制在了特定的时期。细胞周期调控的关键因素包括启动DNA复制及有丝分裂的转录,晚G1期的限制点。转化细胞和癌细胞的形成是由于基因表达的失衡导致周期调控的紊乱。细胞是继续存活还是凋亡之间的精确平衡既是生物调控的基础又是可行性疗法的突破目标。
本书介绍了细胞周期和生长调控的概念,研究策略,重要发现以及癌发生的机制。第一部分概述了决定细胞增值、分化、凋亡命运的分子机制。直接调控的蛋白在适当的时间到适当的地点组成能调控核环境中的复制、转录及修复的复合体。第二部分侧重于细胞事件中的酶和调节蛋白的结构功能关系。在有丝分裂和中心粒调控行为存在着正反向控制。S期调控事件包括组蛋白的表达和染色质重塑。第三部分简述了影响增值表形调控的多向信号的平衡和选择性增强。第五部分介绍了DNA修复、癌基因、肿瘤抑制因子中的机制。重点在细胞补偿和存活或凋亡的选择。基因组的不稳定可被认为是端粒结构和SV40序列的存在引起的。最后一部分介绍了基于针对周期调控和生长调控的癌症疗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