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合成中的选择性
《Selectivity in organic synthesis》
简评
选择性对于化学反应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某几种物质发生反应为什么生成这种物质而不生成另外的物质,或者它为什么生成很多的这种物质而生成很少的那种物质等等,这些都涉及到化学反应的选择性。
本书第一章讲述了什么是选择性,介绍了在不同基料之间的反应倾向性,在同样基料中不同位点的反应倾向性。对于立体、局部和表面选择性也进行了介绍。第二章对于羰基化合物立体选择性反应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其中涉及了亲核加成试剂对羰基化合物的反应(使用手性基底,手性试剂,手性催化剂)、不对称加成、烯丙基硼系列的加成。第三章重点讲烯烃的选择性反应,包括狄-艾尔德反应,二二环加成反应,单键转移重排等。第四章也主要讲述了羰基化合物的另一种立体选择性反应,其中涉及到烯醇化物形成的立体选择性,烯醇化物的烷基化,醇醛反应,不对称的醇醛反应,选择性目标等。第五章对烯烃的硼氢化反应的立体选择性、加氢反应的立体选择性、环氧化作用的立体选择性进行了介绍。第六章对于各种反应中动力学控制,不对称诱导的动力学控制,动力学控制的不对称合成,动力学控制的对映体选择性加氢,二乙烯基醇急剧地环氧化反应进行了讲解。第七到第九章对镜面对称分子上的不对称反应、中心对称分子上的不对称反应、动力学控制过程等问题的进展进行了概括。
本书适合于有机化学专业高年级本科生和其它化学专业研究生学习,也适合于从事与有机化学相关工作如催化化学、配位化学的科技工作者作为参考书使用。
|
质量作用定理
《The Law of Mass Action》
简评
物质是由原子或者分子组成的,它们在化学反应中物质的质量是不会发生变化的,这一原理在当今化学家看来是理所当然的,然而它却也经过了漫长的演变才被人们所发现,其重要性也被人们广泛的认可。
本书从基础方面开始,首先向读者介绍了基本的理论以及这些理论的推导的过程和方法,然后对质量作用定理的最终确立和应用进行了较为全面的介绍。本书第一、二章从热力学和热动力学的角度分别对质量作用定理的推导做了一些铺垫。其中介绍了麦克斯韦-波尔兹曼统计学、波尔兹曼-普朗克定理、麦克斯韦-波尔兹曼分布法则、不能区别的分子热动力学、相体积和量子态的数目以及量子统计学。还对于各类系综及系综分布、配分函数和热动力学函数、波动等知识进行了介绍。第三到第七章先对理想体系的质量作用定理、质量作用定理的起源及其热动力学来源、自由能的统计学公式等知识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解释和讨论,然后对质量作用定理在理想体系中的统计公式进行了说明,接着对晶体、液体、非理想气体这些实际应用中经常会遇到的体系中的质量作用定理进行了阐述,其中对在非理想浓体系中的反应、自由体积、晶格能等问题进行了详细的探讨。本书内容比较基础,推导公式也比较完善,而且本书附有很多相关知识的附录,便于读者进行查找和理解。
本书适合于化学专业高年级本科生学习,也可以作为物理化学专业研究生基础课程用书,还可以作为材料学、物理学、生命科学等相关专业工作者的参考书。
|
在光学同性和异性介质中有机分子的光化学反应
《Photochemistry of Organic Molecules in Isotropic and
Anisotropic Media》
简评
众所周知,没有了光,生命就不可能存在,光是生命的一部分,所以对于光化学的研究是十分重要的。近年来由于众多化学家的努力,光化学已经作为一个崭新的学科分支日渐成熟起来,关于有机物和无机物激发态的知识被不断的积累下来,而光化学方面的基本规律也已经形成了。本书对于目前在光化学领域所取得的成就进行了概述,以便于积累和传承。
本书第一章概述了近年来在D-π-甲烷和相关重排上的研究结果,这是一个经典的光化学反应,对它的反应机理和过程进行研究有助于我们了解光化学反应。第二章概括了通过很多芳香酯,芳香胺等进行的光固化反应关键的研究,进一步拓宽了人们多对光化学反应的认识。第三章讲述了双卡宾、偶氮及卡宾偶氮的产生和表征,这些都是通过矩阵解析或者计算机化学揭示的,快速的计算机和相关技术给光化学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后面的几章分别介绍了在有机化学中光诱导的电子转移引发反应、光诱导的电子转移的设计和控制、在硅酸盐沸石中的分子氧化、作为光子学探针的有机无机杂化物以及光子开关和与其相关的化合物。本书以一些经典和常见的光化学反应的反应实质来对光化学反应进行详尽的阐述,形象而又充分的向读者展示了光化学反应的魅力。
本书内容深入浅出,运用的数学知识较多,适合于化学专业高年级本科生或研究生作为学习用书,也适合于作材料学、物理等相关专业从事与光化学反应相关工作的工作者的参考书。
|
粒子和核子
《Particles And Nuclei》
粒子和核子是微观世界研究的重点,而物质宏观性质的体现主要是物质微观结构的不同所引起的,因此了解粒子和核子就是为了真正的了解物质的本质和物质有这样或者那样的性质的原因。
本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对核和粒子的构成和行为进行了详细的介绍,第二部分对核方面的合成进行了介绍。其中第一部分对物质的基本构成要素、基本的相互作用和核的普遍的基本性质进行了介绍。其中对核的构成、核稳定性(α衰减、β衰减、核裂变等)、散射、核的几何形状、核子的弹性和非弹性碰撞进行了详细的介绍,还对夸克、胶子核及其相互强烈作用、在正负电碰撞中粒子的产生、弱相互作用现象学、弱相互作用玻色子的交换等知识进行了解释。第二部分对合成系统、夸克学、氢原子核正电子相似物、从光夸克中释放的介子、核力、核的结构、核动力学等知识进行了介绍。
本书内容丰富,涵盖了大量关于核和其它微观粒子的知识,可以作为化学和物理方面研究生和相关工作者的工具书,也可以作为任何从事核科学方面的科研人员的参考书。
|
弛豫现象
《Relaxation phenomena》
简评
弛豫现象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主要是指作用力和力的作用结果之间存在一定的时间差的现象,弛豫时间的长短,弛豫时间长度的预测与原因成为人们在进行活动所必须了解的。
本书首先对在物理学和化学中的驰豫现象进行了介绍。对弛豫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理论、绝缘体的驰豫现象、在磁性体系中的驰豫过程、自旋-自旋弛豫、自旋晶格驰豫、快速化学过程、非线性绝缘体行为、驰豫过程的时间和频率主导等知识进行了简介。其中第一部分对研究在浓缩物质中的驰豫现象的方法如绝缘体驰豫光谱法、磁体系的动态磁化系数法进行了论述。第二部分主要对液晶的驰豫进行了介绍,如非手性液晶、各向异性的流体中的绝缘体驰豫、绝缘体光谱法观测的在液晶中分子的转动、极性液晶的计算机模拟、聚硅烷掺杂的液晶的绝缘性质等内容进行了介绍;其次对铁电性和反铁电性液晶模型、在铁电性液晶中的转换过程、不成形螺旋形铁磁性物质的高频振荡、铁电性液晶的绝缘体性质、竞争的开关门反应体系、体系和分子的动力学的绝缘性研究等知识进行了阐述。第三、四部分对在磁性体系中弛豫现象的特点、处于四重自旋态的二价铜三聚体化合物的磁性质、电子自旋共振行为、在卟啉和三价锰配位体系中的磁性质和弛豫过程、高温超导体系中的弛豫现象等知识进行了介绍。
本书专业性强,与物理知识结合紧密,适合于物理化学专业研究生作为学习用书,也适合于材料学、物理等专业从事相关工作的专家作为参考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