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文书苑

 
  电信科学版 总第12期    2005年第3期
武大图书馆外国教材中心 主办    E-mail:wgjc@lib.whu.edu.cn
 
  2004年 2005年
 

本 期 导 读

《Feedback Control Systems》(Third Edition)
      [加]John Van De Vegte  索书号:73.8224/V244(3)/1994/Y
Signal Measurment,Analysis,and Testing》
      [美]Jreey C.Whitaker   索书号:73.811/S578/2000/Y
Optical Interferometry》(Second Edition)
      [澳]P.Hariharan        索书号:53.751/H281(2)/2003/Y
Semiconductor Devices》
      [美]S.M.Sze            索书号:73.73/S997(2)/2002Y
Signal Integrity Effects in Custom IC and ASIC Designs》
      [美]Raminderpal Singh  索书号:73.7512/S578/2002Y

以上新书 文理分馆六楼外教中心 均有收藏,欢迎大家查阅!


《反馈控制系统》(第三版)
《Feedback Control Systems》(Third Edition)
简评

    本书比较系统地阐述了反馈控制的基本理论、设计方法及在现实应用中遇到的许多实际问题。主要介绍了根轨迹法、频率响应法等古典控制理论及状态空间法、计算机控制技术等现代控制理论的设计手段、设计方法、实现技术以及分析工具等。本版注重实际应用,结合作者多年实际工作经验,列举了大量应用实例,虽然具有很大难度,但对本书理论的理解与掌握具有极大的帮助。
    本书的另一特点是大量引用了在控制系统分析与设计中广泛使用的计算机工具,如MATLAB和Simulink工具,并详细给出了计算程序和结果,对控制系统的分析与设计有极好的应用价值。
    另外,本书附录中给出了大量学习本书必需的基础理论及数学工具,并对每章精心设计的习题给出了解答,使全书更加完整,有利于工程技术人员的自学。本书巧妙地把控制理论融合于应用之中,使反馈控制系统的设计更加科学和切合实际。
作者在撰写本书时纳入了多年的教学经验,比较重视工程概念、实际问题和工程应用,基本理论和设计方法的讲解是循序渐进、逐步深入的,将有益于读者理解本书的内容。
    本书为高等学校自动化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等自动控制类专业教学用书,还可供从事自动控制系统工程的技术人员参考。

 

《信号测量,分析和测试》
《Signal Measurment,Analysis,and Testing》
简评

  本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讲解了信号的测量,分析和测试方面的知识,主要从音频、视频、无线电频率的扭曲结构及分析上面入手介绍了不同信号的测量与分析,然后介绍了数字测试设备及测量方法、傅立叶小波分析和基于计算机的信号处理。第二部分讲解了对信号测量影响的因素、各种信号划分的国际标准和信号处理的多元的数学平台。
    在基于计算机的信号处理方面以最基本的MATLAB仿真技术基础为起点,介绍了系统仿真所必需的仿真输入、输出分析,并以Simulink为主要工具介绍了动态仿真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以及MATLAB在通信、电子等专业领域的系统仿真以及实例应用。傅立叶小波分析向读者展示傅里叶分析和小波的许多基础知识以及在信号分析方面的应用。
    另外,本书从当前学生已初具备计算机应用基础的实际出发,紧密联系实际,帮助学生理解、领会教学内容。
本书概念清楚、系统性强、特色鲜明。可作为通信、电子信息、自动化控制、计算机科学等专业教材。同时,书中给出的一些例题程序,稍作修改就可以在工程设计中加以应用,对于相关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来说也是一本很好的参考书。

 

《Optical Interferometry》(Second Edition)
《光学干涉仪》(第二版)
简评

  光的干涉和干涉仪在科学技术的许多部门中应用广泛,例如用干涉方法研究光谱线的超精细结构、精密计量长度、在光学仪器制造工业中检验光学零件的各种偏差,在光学零件表面镀膜以及增加和减少反射光能等,自从激光器问世后,有了相干性极好的光源,而且伴随这光纤的产生,干涉方法的应用范围进一步扩大。
    本书的特点是紧跟时代的步伐,重点讲解了最近发展较快、将来很有发展前景的干涉仪。前面四章介绍了干涉仪的历史以及双光束干涉、相干、多光束干涉的基本概念。第五、六章主要讨论了干涉仪的光源—激光,介绍了光源的非单色性对干涉条纹的影响与光的时间相干性以及激光的模式、频率比较、频率的稳定方法,最后介绍了激光束的特点。接下来的五章对各类干涉仪的用途进行了详细的讨论,涉及到长度测量,测试光学表面,干涉光谱仪,付里叶变换光谱仪等。
    在编写过程中,作者十分注重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阐述。叙述力求逻辑严谨,深入浅出。考虑到非物理类专业多没有相关的后继课程,本书内容在深度和广度上具有丰富的层次,这样既可以因材施教,扩充学生的知识面,又层次分明不失重点。
    本书读者对象为光学、光信息科学与技术、光学仪器、光学工程专业的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也可供相关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和高校教师参考。

 

半导体器件
《Semiconductor Devices》
简评

  这本被急切期待的修订本提供了一半以上新的或经过修改过的材料,这些材料反映了最近在器件物理学以及集成电路制造领域的许多重要发现。本书对当代半导体器件的物理特性和制造工艺进行了深刻的介绍。在这本书里,读者能够深入了解到器件的特性 与制造、尤其是集成电路制造的每个方面。
    本书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讲述了半导体材料尤其是硅材料的基本属性。第二部分介绍了半导体器件的物理特性,第三部分介绍了最新的制造技术。每一部分都以由浅入深的方式以便于读者能够掌握所有重要的器件。另外,本书也涵盖了最近100年器件和技术的历史发展。因此,读者可以从本书获得器件的历史和未来发展的趋势。
    本书的作者是国际微电子器件实验室的主席。他曾经在贝尔实验室当过很长时间的技术员。他也是非易失性半导体存储器件的共同发明者。他在半导体器件方面发表了许多著名的文章。1963年,他获得了斯坦福大学的固态电子学博士学位。

 

通用IC和ASIC设计中的信号集成影响
《Signal Integrity Effects in Custom IC and ASIC Designs》
简评

    信号集成技术再也不仅仅是微处理器和高端IC设计者们必须考虑的问题了。随着技术的规模,时钟频率的提高,以及模拟数字模块间模块高度集成需求的增加,一些随之而来的问题正成为IC设计工程成功与否的门槛。以前许多这些问题能够被独立地解决或分析,但是现在它们之间的联系正越来越紧密。这个问题正成为IC设计者头痛的新问题。本书的目的正是要帮助我们消除这些困惑,为IC设计者和CAD工程师提供许多建模的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
    本书同时也适用于初级与高级数字和混合IC芯片设计者。在本书的每个部分,都有指导性的章节,随后才讲到分析、提取与建模技术、模型的优化与设计方法。最后,再辅以相关的实例。所以,本书可以作为研究生或IC设计人员的参考教材。
    本书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主要介绍了互连线及其关的布线优化知识,第二章主要介绍了模型的提取与设计技术,第三章主要讨论了如何减小噪声的方法。最后一章则对第三章进一步进行了深入,并结合前几章进行了讨论。

 


本主页由武汉大学图书馆负责维护,欢迎大家提出宝贵意见!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3-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