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金属团簇 Metal clusters at surfaces
简评
实验和计算表明孤立的金属团簇有很多令人感兴趣的特性,与从表面固体物理或者原子分子物理所理解的有很大的不同。这些新的性质在科技方面的应用,例如在微电子和机械构件中就要求团簇在密封的模具或者表面的环境中。由于同周围相接触介质的相互作用,团簇的一些性质会改变甚至会消失,因此研究表面团簇系统的非常重要。
本书不但对这个领域的专家有用,而且对初学者来说也很有用。本书从团簇的基本概念入手,吸附物与表面的相互作用,解释了由于量子尺寸效应电子性能,磁性,物理化学性的改变以及团簇在纳米合成中的应用。自由团簇的电子限制和磁性,团簇中电子限制产生了新的性质,
这是第一章的内容。第二个基本原理是表面物理,当一团簇开始与表面接触时,团簇和局域表面都会发生改变,这句要依赖于表面科学的研究,吸附团簇与表面的相互作用在第二章做了说明。第三章讲了表面金属团簇的生长。团簇的沉积,由不同的参数:基底温度,沉积能,剂量,团簇尺寸的不同而产生的不同在第四章做了阐述。第五章讲了表面金属团簇的电子能级结构。第六章讲了在金属点接触的传导性的量子化。第七章介绍了纳米尺寸的粒子和团簇的磁性以及测量的方法。不同的团簇能级结构有量子力学控制,一次又决定了化学反应性,因此象元素周期表,团簇由于尺寸的作用在化学特性上也显示明显的周期性,这些在第八章做了讲解。在最后一章讲了团簇在技术方面的应用的例子。
|
透射电子显微学与物质衍射学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and Diffractiometry of Materials
简评
这本书是为有关物理专业的高年级本科生和低年级研究生编写的教科书。目的就是为了让他们尽快地了解透射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的主要的概念和细节,因为这些是研究物质特性的重要方法。本书的主题就是发展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研究大多数现代材料特性的理论。
本书的内容安排如下:前两章对衍射、成像给出了一般的描述,讲了透射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的设备装置,以及讲了傅立叶变换这在以后的章节里经常用到。接下来第三、四章讲了电子和X射线与原子间的相互作用,原子的弹性散射系数,以及截面的非弹性散射。要想对这些内容进行更深入地了解就要学习第五章到第七章的内容,这三章重点讲了衍射,晶体学以及衍射衬度。本书的中心内容就是衍射的运动学理论,用劳厄公式处理无序数目增加的晶体材料的衍射现象,运动学理论为衍射和物质结构提供了一个清晰的一致性的说明。像幅图在第七章中主要用于分析透射电子显微镜缺陷像的衍射衬度。在第八章讲述了衍射谱线的处理后,在第九章讲了用帕特孙函数处理短程有序现象,热漫散射以及非晶材料。第十章讲了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成像和像模拟。电子衍射的动力学理论在第十一章作了讲解。
此外,每一章后面都附有一些参考文献,阅读这些参考文献可以进一步加深的对本章内容的学习。并且每章湖面都有一部分问题,通过问题的解答加深巩固所学的知识。
|
纳电动力学 Nanoelectrodynamics
简评
近年来纳米技术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并且有了一定的发展,在实际中得到很好的应用。纳米科学和纳米技术继续发展,随之也出版了很多的书,这些书重点在于通过纳米尺度结构化合成的人工电子系统的量子行为,这种量子性质在实用器件中得到应用,例如量子计算机,现在另一个热门的研究是纳米结构中的励磁相干性,以及维持励磁的能力作为信息应用是非常重要的。而在本书中作者不但讲述制造纳米结构的技术而且讲述了作为新的研究方向的励磁系统以及通过观测认识能量是如何耗散的。
本书所说的“纳电动力学”—纳米尺度结构的电子和电磁场,是与已经有很好的理论描述的经典的电动力学类比而言。与经典电动力学相比,纳米电动力学处于初期,还没形成很好的理论。以前的关于纳米现象的书讲的要么是电子状态要么是电磁场都是把两者分开来讲的,而这本书是把它们作为一个整体来讲的。纳米尺度的电子或电磁场与宏观尺度的电子或电磁场的性质截然不同。当论及纳米尺度的电磁场时,与宏观电磁场截然不同,前者是局限性波后者是传播波,纳米尺寸的波一般称为瞬逝波,它的特性正在研究。对电子波在金属及半导体中的传播与光波类似。而在纳米尺寸,当一块金属被分成两半传播的电子波从表面穿透真空,这种穿透真空的性质与瞬逝波的性质非常相似,电子波穿透真空显示出隧道现象。本书的目的是表明构造纳米尺度的电子和电磁场的重要性。这本书一部分内容取自1999年在日本召开的关于电子于电磁场的相互作用的会议。
|
量子点 Quantum dot
简评
量子点一次最近几年出现频率很高,量子点一般认为是“人造原子”,由少量原子组成,量子点的尺寸在100nm以下,电子受到三维空间的限制只能在一个很有限的“小盒子”里运动,其能量将完全量子化成为量子点。量子点的尺寸可以人为控制,量子点具有很多新的性质,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
这本书是介绍量子点(人造原子),回顾了量子点的电子特性在实验和理论上的发展,是关于二维低系统的电子和光学性质的书。它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独立的专题论文,这一部分详细阐述了量子限制系统电子
态研究的理论和实验背景。从这个系统的单电子开始,描述了关于这系统能提供重要信息的不同的实验方法,然后转入多电子系统,详细讲述了理论的发展以及讨论了实验结果。在本专题的论文的最后讲述了这个领域的发展前景以及发展方向。这本书也包括37篇再版文献是本书的第二部分,这些文献提供了关于这个领域全面发展的一手资料。并且将有助于读者进一步理解这个课题。
本书作者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收集大量不同的肺腑的关于低维系统的性质并且把它们以简单易懂的形式献给初学者,而且也为专家有所用,可以更广泛全面地了解这个领域的发展。本书富有详细的参考书目,以备读者查阅,以获得更多的信息。
|
透射电子显微学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简评
电子显微镜是近代科学研究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的分析仪器。电子显微技术在材料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且在理论、技术方法和实际应用等方面不断取得新的突破和进展。电子显微学是一门有很强物理背景的边缘学科的科学。
本书有十一章的内容。在第一章介绍性的章节里对电子和试样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它们的应用作了概述,还回顾了高分辨电子显微镜,分析电子显微镜,高压电子显微镜,以及能量过滤电子显微镜。在第二章为了说明电子透镜的性能讨论了光学电子透镜,其性能对电子显微镜的运行模式的认识非常重要。第三章阐述了波动光学和由静电及磁场引起的相移;用惠更斯原理处理菲涅尔电子衍射,夫琅和费衍射是波振幅的傅立叶变换,空间频率传递对成像过程的影响可以引起相移和象差。第四章介绍了电子光学束,电子枪,聚光镜,成像,记录系统,电子能量损失谱以及能量过滤。第五、六章包括弹性散射,非弹性散射以及多重散射等。第七章介绍了晶体和倒格子的一些重要知识。第八章着重讲述了电子衍射的运动学和动力学原理,电子衍射的不同的模式和应用,会聚束电子衍射。在第九章里讲了晶体的成像,缺陷类型以及用高分辨率电子显微镜对晶体结构的研究。第十章讲了用X射线以及电子能量损失谱进行元素分析。最后一章介绍了电子辐照对试样的损坏。
这本书是第四版,并经过不断修改和补充,一本用价值的书才会不断流传。所以相信本书一定会让利用和使用透射电子显微镜的人得到很多的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