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 membranes

细胞膜

 

 

    者:Lukas K. Buehler

社:Garland science

号:Q241/B928/2016/Y

藏书地点:武大外教中心

 

细胞膜又称细胞质膜。细胞表面的一层薄膜。有时称为细胞外膜或原生质膜。厚度约为78nm,细胞膜的化学组成基本相同,主要由脂类、蛋白质和糖类组成。各成分含量分别约为50%40%2%~10%。其中,脂质的主要成分为磷脂和胆固醇。此外,细胞膜中还含有少量水分、无机盐与金属离子等。细胞膜是防止细胞外物质自由进入细胞的屏障,它保证了细胞内环境的相对稳定,使各种生化反应能够有序运行。但是细胞必须与周围环境发生信息、物质与能量的交换,才能完成特定的生理功能,因此细胞必须具备一套物质转运体系,用来获得所需物质和排出代谢废物。据估计细胞膜上与物质转运有关的蛋白占核基因编码蛋白的15~30%,细胞用在物质转运方面的能量达细胞总消耗能量的三分之二。原始生命向细胞进化所获得的重要形态特征之一,是生命物质外面出现了一层膜性结构,即细胞膜。细胞膜位于细胞表面,厚度通常为78nm,由脂类和蛋白质组成。它最重要的特性是半透性,或称选择透过性,对进出入细胞的物质有很强的选择透过性。细胞膜和细胞内膜系统总称为生物膜,具有相同的基本结构特征。细胞膜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它既使细胞维持稳定代谢的胞内环境,又能调节和选择物质进出细胞。细胞膜通过胞饮作用、吞噬作用(phagocytosis)或胞吐作用吸收、消化和外排细胞膜外、内的物质。在细胞识别、信号传递、纤维素合成和微纤丝的组装等方面,质膜也发挥重要作用。有些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并不是靠细胞膜上的受体来实现的,比如某些细胞分泌的甾醇类物质,这些物质可以作为信号,与其他细胞进行信息交流,但是这些物质并不是和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的,而是穿过细胞膜,与细胞核内或细胞质内的某些受体相结合,从而导两个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本书共由两部分九章内容组成。第一部分的主题是生命的其他限制——细胞膜的结构和动态学。第一章讲述的是细胞膜在细胞和生物中的角色,包括细胞膜中脂类和蛋白质的不同角色、细胞膜是自我更新的结构、细胞膜提供了四个基本的细胞功能等。第二章讲述的是细胞膜的分子组成,包括细胞膜的组成及组织、细胞膜成分的分布及动态学、细胞膜生物模型的探讨等。第三章对膜蛋白的结构进行了阐述,包括膜蛋白结构的多样性、跨膜蛋白拓扑学、磷脂双分子层中的蛋白等。第四章介绍的是细胞膜脂类的生物多样性,一个生物学家对脂类多样性的看法、细胞膜脂类的分子结构、细胞和细胞器中脂类的分布、特殊功能脂类等内容都涵盖其中。第五章描述的是膜的形状及转变,包括脂类和蛋白质结构域、细胞膜的拉伸和弯曲、细胞膜的融合和分裂等多个方面。第二部分的主题是有生物活性的膜——细胞膜的功能。第六章介绍了细胞膜的分离功能,包括细胞膜的屏障性质、细胞膜的表面性质两方面。第七章阐述的是细胞膜的交换功能,包括跨膜的多种途径、小分子转运子、大分子易位子等。第八章对细胞膜的整合功能进行了介绍,包括细胞膜作为传感器和锚、细胞膜中的电信号传导等。第九章阐述的是细胞膜的代谢,代谢的间隔、细胞供能、细胞膜和细胞的构建等内容都涵盖其中。

  本书作者通过两部分共九章的内容,对细胞膜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内容涵盖了细胞膜的功能、分子组成、膜蛋白的结构、膜的形状及转变等多个方面。本书内容针对性比较强,适合从事细胞膜及相关研究的科研人员和学生阅读参考。

 

本书目录

第一部分 生命的其他限制:细胞膜的结构和动态学

第一章    细胞膜在细胞和生物中的角色

第二章    细胞膜的分子组成

第三章    膜蛋白的结构

第四章    细胞膜脂类的生物多样性

第五章    膜的形状及转变

第二部分 有生物活性的膜:细胞膜的功能

第六章    分离:细胞膜作为表面和界面

第七章    交换:跨膜

第八章    整合:细胞膜作为信息的守门人

第九章    代谢:膜的生长及细胞维持

(郑银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