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vasive
species in a globalized world
全球范围内的入侵物种
编 者:Reuben
P. Keller
Marc W. Cadotte
Glenn Sandiford
出 版 社: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索 书 号:Q146/I-62/2015/Y
藏书地点:武大外教中心
外来物种(Alien
species)是与本地物种(Native
species)相对应的概念,相关文件也称之为非本地的(non-native)、非土著的(non-indigenous)、外国的(foreign)或外地的(exotic)物种,是指出现在其过去或现在的自然分布范围及扩散潜力以外(即在其自然分布范围以外,在没有直接或间接的人类引入或照顾之下而不能存在)的物种、亚物种或以下的分类单元,包括其所有可能存活、继而繁殖的部分、配子或繁殖体。“外来物种”与“本地物种”是针对特定的生态系统而划分的,是否构成外来物种入侵,并不以国家或地区之间的地理界限为判断依据。 不同的外来物种对本地生物环境产生不同的影响:好的外来物种可以起到改良本地环境的积极作用,取得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如我国引入的番茄、石榴、葡萄就是成功的实践。如果引进的物种与本土环境不匹配、不兼容,则有可能给生态环境或人体健康带来潜在的或现实的威胁,造成毁灭性的生物灾难,这就是近年来日益引起国际社会关注的外来入侵物种问题。除了少数入侵物种属于自然传入,与人类活动无关或没有明显关联外,大多数外来种的传入与人类活动有关。从目前来看,外来物种入侵当地的生态环境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通过自然因素进行入侵。这种入侵不是人为原因引起的,而是通过风媒、水体流动或由昆虫、鸟类的传带,使得植物种子或动物幼虫、卵或微生物发生自然迁移而造成生物危害所引起的外来物种的入侵。如紫茎泽兰、微甘菊以及美洲斑潜蝇都是靠自然因素而入侵我国的。这种途径的入侵是十分有限的,因为绝大多数物种都难以穿越天然生物、地理阻拦屏障。二是通过人为因素入侵。人类对生态环境安全不负责任的一些活动是这种方式的关键,又可分为有意引种和无意引种两类。外来入侵物种会给本地的生物多样性、人体健康、社会经济造成巨大影响和危害,主要表现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对人类健康的危害、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三个方面。
本书共由四部分十七章内容组成。第一章讲述的是了解和管理入侵物种的跨学科研究,包括研究及管理入侵的过程、在不同的学科间了解更多的益处、生态入侵的过程等多个方面。第一部分的主题是蟾蜍、松鼠、鲤鱼:科学和人类的感知如何影响我们对入侵物种的反应。第二章对澳大利亚入侵的甘蔗蟾蜍的生态、进化和社会影响进行了介绍,包括甘蔗蟾蜍的生态影响、甘蔗蟾蜍的进化及社会影响等。第三章阐述的是两只松鼠的故事——一个关于入侵物种的社会文化争论的英国案例分析,到达、扩张和反应、灰松鼠霸权和红色十字军东征、政策影响等多方面内容都涵盖其中。第四章对关于美国外来鲤的乐观和偏见进行了描述,包括鲤鱼的理想化、鲤鱼的转变、草鱼的理想化等。作者在第五章详细描述了如何吸引孩子的关于入侵物种危害的注意。第二部分的主题是了解和管理入侵物种。第六章对入侵的一种方法——活的脊椎动物进入美国的模式进行了分析,包括入侵过程的关系、政策的影响等内容。第七章阐述的是关联性和引进物种,进化历史的重要性、为什么进化历史对非本地物种比本地物种更加重要、相关性——入侵研究的综述等内容都涵盖其中。第八章对通过入侵风险评估减少国际物种交易中的有害引进进行了描述,包括统计决定问题、花费和收益的评估、入侵威胁的建模等多个方面。第三部分的主题是控制有害部分——减少已有的入侵种的影响。第九章介绍了延缓白蜡窄吉丁传播的经济耗费的收益的评估。第十章描述的是苏必利尔湖中入侵海七鳃鳗管理中的气候变化的挑战,主要分为背景知识、研究方法、结果和讨论三部分。第十一章对没有液压分离的生态隔离:澳大利亚河流中管理入侵鲤鱼的工程学方法进行了阐述,包括威廉姆斯鲤网箱、从环境中流放的鲤鱼的估测等内容。作者在第十二章介绍的是关于释放天敌的评述:释放天敌是否有助于入侵物种的成功,包括ERH生物地理比较研究的综述、案例研究等。第四部分的主题是国际、国家及地区的政策的展望。第十三章介绍的是从全球到本地:为了预防和管理入侵物种的整合的政策框架,包括通路、部门、衡量三部分。第十四章描述的是为了大自由贸易区发展入侵物种政策:欧洲地区的挑战和进步,入侵物种作为欧盟关心的一个问题、欧盟授权的策略及早期预警系统、现存的欧盟政策的基准线及主要的挑战等内容都涵盖其中。作者在第十五章对应该有法律——没有关于有害的非本土物种的联邦法律进行了详细的阐述。第十六章介绍的是建立禁止新的大湖入侵的政策的道路,包括压载水和大湖、与大湖的人工连接、未来展望等。第十七章对最终的想法——自然和人类本性进行了详细的描述。
生物入侵是造成全球生物多样性丧失的第2大因素,仅次于土地利用变化。虽然人类采取了一些措施防治生物入侵,但与新的入侵对生物多样性造成的威胁相比,这些进展微不足道。进行外来入侵物种调查是预防和控制外来入侵物种的基础工作之一,各国政府和学术界对此十分重视。欧洲共查明了1万多种外来物种,其中1
094种外来物种对生态有影响,1
347种外来物种对经济有影响。本书作者详细阐述了全球范围内的入侵物种的危害及防治策略,包括科学和人类的感知如何影响我们对入侵物种的反应、了解和管理入侵物种、控制有害部分——减少已有的入侵种的影响、国际、国家及地区的政策的展望四个部分。本书内容针对性比较强,适合从事入侵物种相关研究的科研人员和学生阅读参考。
本书目录
第一章
了解和管理入侵物种的跨学科研究
第一部分 蟾蜍、松鼠、鲤鱼:科学和人类的感知如何影响我们对入侵物种的反应
第二章
澳大利亚入侵的甘蔗蟾蜍的生态、进化和社会影响
第三章
两只松鼠的故事:一个关于入侵物种的社会文化争论的英国案例分析
第四章
鱼的故事:关于美国外来鲤的乐观和偏见
第五章
Sooper影响:吸引孩子的关于入侵物种危害的注意
第二部分 了解和管理入侵物种
第六章
活的脊椎动物进入美国的模式:入侵的一种方法的分析
第七章
关联性和引进物种
第八章
通过入侵风险评估减少国际物种交易中的有害引进
第三部分 控制有害部分:减少已有的入侵种的影响
第九章
延缓白蜡窄吉丁传播的经济耗费的收益的评估
第十章
苏必利尔湖中入侵海七鳃鳗管理中的气候变化的挑战
第十一章 没有液压分离的生态隔离:澳大利亚河流中管理入侵鲤鱼的工程学方法
第十二章 关于释放天敌的评述:释放天敌是否有助于入侵物种的成功
第四部分 国际、国家及地区的政策的展望
第十三章 从全球到本地:为了预防和管理入侵物种的整合的政策框架
第十四章 为了大自由贸易区发展入侵物种政策:欧盟的挑战和进步
第十五章 应该有法律:没有关于有害的非本土物种的联邦法律
第十六章 建立禁止新的大湖入侵的政策的道路
第十七章 最终的想法:自然和人类本性
索引
(郑银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