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和分子生物学国际概论,第275卷——International Review of Cell and Molecular Biology, Volume 275
作者:Kwang W. Jeon
索书号: Q2/I-61/2009/V.275/Y
藏书地点:武大外教中心
《细胞和分子生物学国际概论》系列书籍展示了有关动植物细胞生物学的前沿进展和综合的研究结果。它介绍了基因表达的机制和调控,核质互作,细胞发育和分化的调控,以及细胞变化和生长。每卷图书都有不同的侧重点,从各个方面详细讲解细胞和分子生物学的相关内容。
本书侧重讲解伪足。
伪足是无脊椎动物、原生动物门、肉足纲动物的临时性运动细胞器。当动物运动时,细胞表面能伸出1个或数个长短不一的突起,这是由于细胞质流动而形成的,整个身体可随突起伸出的方向向前移动。伪足无固定的形状、部位和数目,一般呈叶状、指状、针状、丝状等。伪足除有运动功能外,还有帮助摄食等功能。如变形虫,痢疾内变形虫等,遇到食物可用伪足包围、裹入,并进行消化吸收。
细胞质临时性或半永久性地向外突出部分,见于所有肉足和某些鞭毛原生动物,用于行动和摄食。高等动物地某些细胞(如白血球)和阿米巴都形成伪足。阿米巴摄食时,伪足或包绕猎物将其吞没,或将其陷于一团黏性细丝之中。原生动物的伪足有以下4种类型︰叶状伪足,为阿米巴所特有,呈粗钝指状;丝状伪足,纤细而尖端渐狭,偶尔形成简单的分枝网络;网状伪足,见于有孔虫,呈树枝状,为具分枝的细丝,可互相融合以网捕食物;轴状伪足,为辐足虫所特有,长且具黏性(似网状伪足),单根,内有一根由许多微管组成的硬杆。叶状伪足和丝状伪足靠压力系统形成,网状伪足和轴状伪足则有赖于细胞质的两向流动以形成。
伪足是变形虫型生活相细胞特有的结构,也见于粘菌的变形体及紫菜的游动孢子,但特别是指原生动物内足类及多细胞动物的某种游离细胞,以及在组织培养的各种多细胞动物的组织细胞等,由原生质体形成的临时性突起的、与运动有关的细胞器。根据形状,将伪足分为叶状伪足、丝状伪足、根状伪足和有轴伪足四种类型,但移动运动活泼的可专称叶状伪足。其他类型的伪足是以摄食为主要功能,多数为游离性伪足。伪足的形态及数目,即使在同一种细胞内也可因外界条件(如溶液的盐类组成等)及内部状态(如静止形、游走形等)不同而异。例如,在正常溶液中具有许多叶状伪足(称多足性)的且运动活泼的变形虫(Amoeba Proteus),如果将之放在稀盐类溶液中,则有时会具有单一的叶状伪足(称单足性),如果再移入蒸溜水中,则会生出许多不活泼的丝状伪足,变成星状或辐射状的体形。此外,即使在正常溶液中进行细胞分裂,伪足也会成星状。
《细胞和分子生物学国际概论,第275卷》一书于2009年由Academic Press出版,作者Kwang W. Jeon。
《细胞和分子生物学国际概论,第275卷》一书,作者展现了细胞和分子生物学研究领域中的一些最新研究,讨论的主题主要包括 。《细胞和分子生物学国际概论,第275卷》一书旨在为生物学专业本科生,研究生和专业的科学家提供参考材料。
《细胞和分子生物学国际概论,第275卷》一书作为细胞和分子生物学专业研究读物,语言浅显易懂,内容充实,除此之外,还包括一些其他的特点:
1、书中的每个章节都是由不同的专业研究人士提供,他们都是致力于该领域的最新研究,知识讲解更加全面以及专业。
2、引用大量文献来讲解相关知识,我们能够从中了解到全面而且前沿的知识。
3、在本书的最后,将出现的专业词汇都罗列出来方便了大家检索。
总的说来,《细胞和分子生物学国际概论,第275卷》一书为想要了解相关领域的人员提供了清晰的导读路径,作为分子和细胞生物学的一本前沿研究图书,是一本值得为想要涉足该领域的人员推荐的专业书籍。
本书目录:
1. 侵袭性伪足的细胞和分子生物学
2. 病毒通道形成蛋白
3. Notch信号在软骨形成中的作用
4. 肥大细胞在肿瘤生长中的作用
5. 角膜缘干细胞在眼科生物医学中的应用
6. 新型酪氨酸磷酸酶相互作用蛋白51的细胞和分子生物学
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