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及分子生物学的国际概论,第309卷——International Review of Cell and Molecular Biology, Volume 309

 

 者:Kwang W. Jeon

出版社Academic Press

ISBN978-0-12-800255-1

索书号:Q2/I-61/2014/V.309/Y

藏书地点:武大外教中心

 

《国际细胞与分子生物学概论》系列书籍介绍了动、植物细胞生物学的最新研究进展和综述。文章内容涉及基因的结构及其表达调控,核质相互作用,细胞发育和分化的控制,以及细胞转化和生长。该领域一些重要的科学家撰写的每一卷都为未来的研究提供了最新的信息和理论指导。该系列书籍的每卷都有不同的侧重点,从各个方面详细讲解细胞和分子生物学的相关内容。

该卷侧重介绍了小鼠原始生殖细胞以及植物中异源多倍体等相关知识。

原始生殖细胞(primordial germ cells, PGCs)是精子和卵子的前体细胞,具有独特的细胞谱系限定特性,最终定向分化为卵子或精子。1954Chiquoine首次报道了小鼠原始生殖细胞(mouse PGCs, mPGCs),他发现在小鼠7.25天胚胎(E7.25)的卵黄膜基部产生了一类生殖细胞,具有高碱性磷酸酶活性并能够产生精子和卵子。在小鼠胚胎发育到E6.25时,上胚层的部分细胞受来自胚外外胚层的骨形态蛋白信号有道特化为PGCsPGCsE7.25时的胚胎尿囊基部可检测到,随后在原肠胚期沿着后肠迁移,在E12.5时进入生殖嵴,在E145时停止增殖,进入性别相关的配子发生阶段。

异源多倍体是指不同物种杂交产生的杂种后代经过染色体加倍形成的多倍体。与之对应的有同源多倍体,同一物种经过染色体加倍形成的多倍体,称为同源多倍体。许多重要的作物( 普通小麦、陆地棉、甘蓝型油菜、普通烟草) 为异源多倍体,它们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二倍体祖先种之间的杂交及染色体加倍后再经过长期的进化而产生,该过程称为异源多倍化。虽然在天然授粉条件下能够杂交成功的物种间有较近的亲缘关系,但它们的基因组间仍存在着相当大的结构差异。当这些不同的基因组共存于一个细胞核,特别是来自于父本的基因组进入陌生的细胞质环境后,新生的多倍体基因组面临基因组冲击而即兴做出反应,包括调节最重要的基因表达,使个体正常发育与适应环境。。多倍体基因组与基因表达变化涉及诸多遗传与表观遗传机制。遗传变化包括染色体的不等交换、部分同源重组、非整倍性、基因转换、插入与缺失重复、点突变,转座因子的激活等,是多倍体基因组进化的重要动力,使多倍体基因组表现出动态性质; 表观遗传的变化( DNA 甲基化,组蛋白修饰) RNA 干扰和剂量补偿,则可改变基因的表达并有明显的表型效应。植物异源多倍体中的基因表达并非亲本的简单平均,而是存在大量的非加性表达(non-additive expression)现象,包括超亲表达( transgressive expression)、表达水平显性( expression level dominance) 、部分同源偏向表达( homoeolog expression bias) 、基因剂量平衡效应( effects of dosage-balance on gene expression) 等。

《国际细胞与分子生物学概论,第309卷》一书由Academic Press出版社于2014年出版,该书的作者是Kwang W. Jeon

《国际细胞与分子生物学概论,第309卷》主要介绍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包括:小鼠原始生殖细胞(PGCs)的重新评估,哺乳动物微管正端追踪蛋白及其在细胞分裂中的作用,真核生物作为细胞和分子生物学的模型的批判性评价,对小麦异源多倍体形成的遗传机制的研究进展,对Plg-RKT在巨噬细胞募集中作用的新见解,植物中的ATP结合盒和多药有毒化合物的转运蛋白的研究,以及p-21活化激酶在癌症进展中的作用等。

《国际细胞与分子生物学概论,第309卷》一书作为细胞及分子生物学专业的研究书籍,语言简洁易懂,内容全面详实,除此之外,还包括一些其他的特点:

1、引用大量的相关文献,而且与该领域的最新研究同步,让读者能够短时间内了解到该领域的前沿进展。

2、本书还具有很强的专业性,书中的每个章节都是由不同的权威的专业人员著作,他们都是致力于该领域的最新研究方向,让我们能够更加全面的认识相关的知识架构及研究思路。

3、在本书的最后,将出现的专业词汇都罗列出来,大大方便了大家阅读过程的检索。

总的说来,《国际细胞与分子生物学概论,第309卷》一书为想要了解细胞与分子生物学相关内容的科研工作者及学者提供了最新的前沿进展及未来研究的发展方向,作为细胞及分子生物学领域的前沿图书,是一本值得为想要涉足该领域的人员推荐的专业书籍。

 

本书目录

1小鼠原始生殖细胞(PGCs):重新评估

2、哺乳动物微管正端追踪蛋白及其在细胞分裂中的作用

3、真核生物作为细胞和分子生物学的模型——对其过去和未来价值的批判性评价

4、通过杂交基因组加倍的异源多倍体形成的遗传机制:来自小麦(TriticumAegilops)研究的新见解

5、对Plg-RKT在巨噬细胞募集中作用的新见解

6、植物中ATP结合盒和多药有毒化合物排出的转运蛋白:多种解毒机制中的共同主题

7p-21活化激酶在癌症进展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