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号转导手册 第七册:细胞内功能区信号转导、胞间和细胞质基质相互作用、疾病病理学
----- Handbook of Cell Signaling 7 (Second Edition)
作者:Ralph A.Bradshaw, Edward A.Dennis
出版:科学出版社
索书号:Q257/H236(2)/2011/V.6/Y
ISBN: 978-7-03-031270-9
藏书地点: 武大外教中心
《信号转导手册》包含350个章节,全面涵盖细胞信号转导领域。内容包括:细胞内外信号转导机制,蛋白质磷酸化和去磷酸化,钙离子信号转导、脂质介导的第二信使,蛋白质互作、环化核苷酸,G蛋白、发育生物学中的信号转导,转录与翻译:细胞核与细胞质事件,细胞内功能区隔信号转导、胞间和细胞基质问的相互作用、疾病病理学。本书为《信号转导手册》系列图书第七册,主要讲解了细胞内功能区信号转导、胞间和细胞质基质相互作用、疾病病理学。
细胞信号转导是指细胞通过胞膜或胞内受体感受信息分子的刺激,经细胞内信号转导系统转换,从而影响细胞生物学功能的过程。水溶性信息分子及前列腺素类(脂溶性)必须首先与胞膜受体结合,启动细胞内信号转导的级联反应,将细胞外的信号跨膜转导至胞内;脂溶性信息分子可进入胞内,与胞浆或核内受体结合,通过改变靶基因的转录活性,诱发细胞特定的应答反应。
细胞信号转导是指细胞外因子通过与受体(膜受体或核受体)结合,引发细胞内的一系列生物化学反应以及蛋白间相互作用,直至细胞生理反应所需基因开始表达、各种生物学效应形成的过程。现已知道,细胞内存在着多种信号转导方式和途径,各种方式和途径间又有多个层次的交叉调控,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网络系统。高等生物所处的环境无时无刻不在变化,机体功能上的协调统一要求有一个完善的细胞间相互识别、相互反应和相互作用的机制,这一机制可以称作细胞通讯。在这一系统中,细胞或者识别与之相接触的细胞,或者识别周围环境中存在的各种信号(来自于周围或远距离的细胞),并将其转变为细胞内各种分子功能上的变化,从而改变细胞内的某些代谢过程,影响细胞的生长速度,甚至诱导细胞的死亡。这种针对外源性信号所发生的各种分子活性的变化,以及将这种变化依次传递至效应分子,以改变细胞功能的过程称为信号转导,其最终目的是使机体在整体上对外界环境的变化发生最为适宜的反应。在物质代谢调节中往往涉及到神经-内分泌系统对代谢途径在整体水平上的调节,其实质就是机体内一部分细胞发出信号,另一部分细胞接收信号并将其转变为细胞功能上的变化的过程。所以,阐明细胞信号转导的机理就意味着认清细胞在整个生命过程中的增殖、分化、代谢及死亡等诸方面的表现和调控方式,进而理解机体生长、发育和代谢的调控机理。
《信号转导手册 第七册》一书于2011年由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为Ralph A.Bradshaw, Edward A.Dennis。
《信号转导手册 第七册》一书,作者展现了细胞内功能区信号转导领域中的一些基础内容,讨论的主题主要包括细胞内功能区信号转导,细胞-细胞及细胞-基质互作,细胞内功能区信号转导、胞间和细胞质基质相互作用对于疾病病理学的转化启示。
《信号转导手册 第七册》是生物学实验室不可或缺的工具用书,适用于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等相关专业的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也可作为教师的教学和科研参考书,亦可供生物医学、药理学、免疫学及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参考。
《信号转导手册 第七册》一书作为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专业研究读物,内容饱满详实、语言浅显易懂,除此之外,还包括一些其他的特点:
1.本书汇集了相关领域的权威的专家,保证了本书的专业性和权威性。
2.本书图表丰富,读者能够结合清晰的图表更加清楚的理解相关的知识。
3.本书涉及众多的热点的问题,包括细胞内功能区信号转导,细胞-细胞及细胞-基质互作,细胞内功能区信号转导、胞间和细胞质基质相互作用对于疾病病理学的转化启示,内容全面充实。
总的说来,《信号转导手册 第七册》一书为想要了解细胞内功能区信号转导、胞间和细胞质基质相互作用、疾病病理学的人员提供了清晰的导读路径,作为分子生物学领域的一本前沿研究图书,是一本值得为想要涉足该领域的人员推荐的专业书籍。
本书目录:
英文目录
撰稿人名单
第二版前言
第一版前言
导读版第1卷细胞内外信号转导机制
1.细胞信号转导:昨天、今天和明天1
第一部分起始:胞外及质膜事件5
A分子识别9
2.分子识别的结构和能量基础11
3.蛋白与蛋白相互作用的自由能概貌15
4.分子社会学23
5.抗原-抗体识别及其构象变化29
6.抗原-抗体界面处的结合热力学37
7.免疫球蛋白-Fc受体相互作用41
8.免疫球蛋白超折叠及其在分子识别中的多种用途49
9.T细胞受体/PMHC复合体55
10.细胞表面黏附受体的机制特征63
11.免疫突触71
12.NK受体77
13.碳水化合物的识别与信号转导85
14.鼻病毒与其受体的相互作用93
15.I-型人免疫缺陷病毒与其受体的相互作用97
16.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的抑制剂103
17.涉及血液纤维蛋白原及纤维蛋白的信号事件的结构基础111
18.整合素信号的结构基础115
19.G蛋白异源三聚体及其复合物的结构119
20.G蛋白偶联受体的结构129
21.T1o11样受体的结构与信号139
22.多种多样的淋巴细胞受体145
B多通路受体149
23.G蛋白偶联受体的结构与功能:从最近发现的晶体结构得到的启示151
24.趋化因子及其受体的结构与功能157
25.G蛋白偶联受体的结构及其被可扩散激素所激活的过程(参照pz型肾上腺素受体模型)163
26.蛋白酶激活的受体171
27.由激动剂导致的G蛋白偶联受体的脱敏及细胞内吞化作用177
28.由G蛋白偶联受体形成的二聚化复合体的功能185
29.细菌中的趋化性受体:跨膜信号,敏感性,匹配及受体聚集195
30.离子通道结构概论201
31.STIM和Orai介导的钙库依赖性钙信号及CRAC离子通道激活的分子机制209
32.离子渗入性:离子选择性与进入阻断的机制217
33.烟碱乙酰胆碱受体221
34.与核苷酸环化酶直接结合而被调节的离子通道225
C对受体的横向比较研究233
35.细胞因子受体概述235
36.生长激素与泌乳激素家族及其受体:受体激活和调节的结构基础237
37.以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为例的细胞因子信号245
38.纤维原细胞生长因子(FGF)信号复合体253
39.7干扰素及其受体的结构261
40.肿瘤坏死因子(TNF)的结构及其在细胞表面的功能265
41.神经生长因子的信号机制(以p75和TrkA受体复合体为例)277
4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对其受体的激活机制287
43.肿瘤生长因子β超家族中的受体一配体识别:其外部结构域复合物晶体结构的启示293
44.胰岛素受体复合物及胰岛素介导的信号通路301
45.胰岛素受体酪氨酸激酶的结构与机制307
46.白介素21增强的药效设计315
47.典型的第一类细胞因子受体一白介素
4R的信号通路:静止态是如何定义的323
48.表皮生长因子激酶及其在受体介导的信号通路中的激活:329
D膜近端事件337
49.肿瘤坏死因子受体偶联因子在免疫受体信号转导中的作用339
50.肿瘤坏死因子受体家族分子的信号复合体组装347
51.CD40在免疫系统中的信号机制353
52.脂类结构域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信号通路中的作用359
53.脂类介导的信号蛋白定位365
54.光受体信号复合体的组织373
55.跨膜受体多聚化379
导读版第2卷蛋白质磷酸化和去磷酸化
第二部分传递:效应物及胞浆事件385
A蛋白磷酸化391
56.真核激酶组学:蛋白激酶的基因组与进化393
57.在细胞交流中模块蛋白的互作结构域.399
58.丝/苏氨酸及酪氨酸激酶的结构413
59.蛋白酪氨酸激酶受体信号概述419
60.血小板来源的生长凶子受体家族信号通路427
61.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家族435
62.Eph受体信号的机制与功能443
63.细胞因子受体信号通路451
64.JAK/sTAT信号通路的负调控467
65.蛋白激酶的抑制物481
66.整合信号:细胞的迁移、增殖与存活491
67.下游信号通路:模块的互作501
68.非受体型酪氨酸激酶在T细胞抗原受体功能中的作用507
69.受体酪氨酸激酶信号及泛素化517
70.肿瘤生长因子G的信号转导521
71.有丝分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533
72.由磷酸化的丝/苏氨酸结合结构域介导的对丝/苏氨酸磷酸化蛋白质的识别539
73.单磷酸腺苷激活的蛋白激酶551
74.激酶调节的原则559
75.钙/钙调蛋白依赖的蛋白激酶II565
76.糖原合成激酶3569
77.PIKK蛋白激酶家族575
78.在双组分信号通路中的组氨酸激酶581
79.非典型性蛋白激酶EF2K/MHCK/TRPM7家族587
80.拟南芥的富亮氨酸重复受体蛋白激酶——植物1RR受体的范例601
81.构建对非自然核苷酸或抑制剂具特异性的蛋白激酶609
82.激酶抑制剂在实体瘤中的临床应用615
83.在NFxB信号通路中由泛素化介导的蛋白激酶的调节633
84.对磷酸化调节网络的整体性分析645
B蛋白去磷酸化657
导读版第3卷 钙离子信号转导、脂质介导的第二信使
C 钙信号转导
D 脂来源的第二信使
E蛋白质互作
F环化核苷酸
G G蛋白
H 发育信号
导读版第6卷 转录与翻译:细胞核与细胞质事件
第三部分 转录与翻译:细胞核与细胞质事件
A 核受体
B 转录因子
C 损色/应激反应
D 转录后控制
E 染色质及其修饰
导读版第7卷 细胞内功能区隔信号转导、胞间和细胞质基质间的相互作用、疾病病理学
第四部分 细胞内功能区信号转导
第五部分 细胞-细胞及细胞-基质互作
第六部分 疾病病理学:转化启示
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