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及其多样性介绍》
Introduction
to insects and their Diversity
作者:Laichattiwar Mukesh Anandrao
出版社:Delve Publishing
索书号:Q96/I-61/2021Y
ISBN:978-1774077573
藏书地点:武大外教中心
昆虫种类繁多、形态各异,属于无脊椎动物中的节肢动物,是地球上数量最多的动物群体,在所有生物种类中占了超过50%,它们的踪迹几乎遍布世界的每一个角落。直到21世纪初,人类已知的昆虫有100余万种,但仍有许多种类尚待发现。昆虫是节肢动物中最多的一类动物,昆虫不但种类多,而且同种的个体数量也十分惊人。昆虫的分布面之广,没有其他纲的动物可以与之相比,几乎遍及整个地球。令人惊讶的是,尽管这种物种在几乎所有的栖息地都有存在,但它在很大程度上被忽视了。大多数昆虫生长在热带地区和亚热带地区,亚马逊地区的国家拥有许多昆虫种类,但实际数量不得而知。大多数人类无法定义昆虫。我们偶尔会听到用昆虫这个词来描述所有类型的无脊椎动物,但是什么是昆虫呢?它们来自节肢动物门,节肢动物是由连续的外骨骼组成的无脊椎动物。昆虫是这一门中数量最多的,同类群中其他物种之间最大的区别就是它们的飞行能力。
陆生昆虫在环境太热时寻找一个阴凉潮湿的处所。如暴露在阳光下,它使自己处于体表受热面积最小的位置。如太冷,昆虫留在阳光下取暖。最适于飞行的肌肉温度是38~40℃。在严寒时,身体结冻是对昆虫最大的危险。在寒冷地区能越冬种类称为耐寒昆虫。少数昆虫能忍受体液中出现冰晶,不过在这种情况下细胞内含物可能并未冻结。但大多数昆虫的耐寒意味着阻止冰冻。抗冻作用部分是由于集聚了大量的甘油作为抗冻剂;部分是由于血液中的物理变化,温度远在冰点之下而仍不冻。防干旱包括坚硬的防水蜡以及扩大贮水的机制。水生昆虫除了步足发生显著的变化而适于游泳外,主要适应性变化在于呼吸。有的升到水面呼吸,有的能从水中取得气,延长潜水的时间。
昆虫幼虫的孵出通过不同途径。如蛾、蝶类动物咬破卵壳而出;蚤有孵化刺,用刺在壳上切一缝;有的推掉卵壳上的卵盖而出卵。幼虫孵化时能吞入空气,以便用力挣出卵壳;在孵出后到表皮硬化前,继续吞气,扩张自身。表皮一旦硬化,便不能再长,只有通过一系列蜕皮,在蜕去旧皮,长出较大的新皮之际才能长大。蜕皮时,体形可能骤变。多数原始的无翅昆虫,如衣鱼,在长大为成虫的过程中身体结构几乎没有变化,称为无变态昆虫。而蚱蜢、蝽和蚜虫,起初体形不变,直到最后才变成有翅的成虫,生殖器也发育成熟,称不完全变态。高等的鳞翅目、鞘翅目、膜翅目和双翅目属于全变态,幼虫完全不像成虫;幼虫经一系列蜕皮,变化较小,然后变蛹,再变为成虫。幼虫的形状多种多样,可分为5型:蠋型、蛴螬型、衣鱼型、叩头虫幼虫型和蛆型。蛹分为被蛹、离蛹和围蛹。蜕皮和变态都受激素的控制。蜕皮是由脑中的神经分泌细胞产生的激素发动的。这种激素作用于前胸的一个内分泌腺--前胸腺,前胸腺产生蜕皮激素,作用于真皮层,刺激生长和形成表皮。变态同样受激素控制:在整个幼虫阶段,脑后有一个小腺体叫咽侧体,分泌保幼激素。只要血液中有保幼激素,正在蜕皮的真皮细胞产生幼虫表皮。至最后一龄幼虫时不再产生保幼激素,于是昆虫变态成为成虫。在全变态昆虫中,蛹在有极少量保幼激素的情况下发育。滞育虽然在任何虫期都能发生,但在蛹期最为常见。在温带,许多昆虫以蛹期越冬。
除了发育时形态的变化外,许多昆虫成虫有多态现象。例如:工蚁和后蚁,工蜂和后蜂均不同;白蚁有兵蚁、繁殖蚁和持续的幼虫;蚜虫成虫则有无翅和有翅之分;有些蝴蝶有引人注目的季节两态性。这些差别可解释为:每一种的每个成员的基因中都有发育成不同型的能力,由于环境刺激引起特定的发育途径。激素或许是控制这些变化的环节。多数昆虫营有性生殖。蝴蝶的视力很重要,雌蝶的色泽在飞行中能吸引同种的雄蝶。蜉蝣和有些蠓的雄虫成群飞舞吸引雌虫。某些雌甲虫的部分脂肪体形成一个发光的器官吸引雄虫。雄蟋蟀和蚱蜢发声吸引雌虫,雄蚊则被雌蚊飞行时发出的声音所吸引。但最重要的是气味。大多数雌虫分泌信息素引诱雄虫,雄虫同样地也能产生吸引雌虫的气味。
昆虫生物多样性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不容低估。它们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由于它们吃任何有营养价值的东西,昆虫已经成功地为自己找到了一席之地。一些昆虫是食腐动物,它们以死去的动物和倒下的树木为食,从而帮助将营养物质循环到土壤中。昆虫扮演分解者的角色,帮助创造表土,这是一个营养丰富的层,有助于植物生长。挖洞虫挖隧道,为水提供通道,然后帮助植物。它们的粪便可以使土壤肥沃。昆虫在维持食物链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于大多数两栖动物、爬行动物甚至哺乳动物来说,昆虫是它们唯一的食物来源。这使得它们在食物链中的作用极其重要。在世界上大部分地区,人们食用的昆虫被认为是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的丰富来源。有些昆虫产生非常有用的物质。如蜡,丝绸和蜂蜜。蜜蜂因其产蜜而被人类利用。中国人还用作品生产丝绸,并与世界其他地区进行贸易。
人们对昆虫的看法各不相同。在某些社会中,人们害怕昆虫,甚至伤害昆虫,而在某些社会中,昆虫却被维持着。事实上,一些昆虫会和人类争夺食物,尤其是在农业环境中。许多还传播疾病,如雌性按蚊。然而,我们必须明白,它们对我们的影响大于伤害。我们都应该考虑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整体价值。
本卷共十章,每章讨论昆虫及其多样性的一个特定主题:第一章昆虫介绍;第二章昆虫系统发育与进化;第三章昆虫的形态学和解剖学;第四章讨论昆虫的繁殖与发育;第五章介绍昆虫的感官和交流;第六章讨论昆虫的社会行为;第七章提供了昆虫运动的详细信息;第八章昆虫生态学信息;第九章讨论了昆虫与人类的关系;最后,第十章是关于昆虫数量的减少。这十章写得很长。作者更强调内容的简便性,以使所有读者都能理解和理解这本书。
《昆虫及其多样性介绍》一书于2021年由Delve Publishing出版,作者是Laichattiwar Mukesh Anandrao。这本书讨论了昆虫物种和数量的多样性及其进化关联。 它通过区域生物多样性、分类生物多样性、工具和方法以及管理和保护来说明昆虫的重要性。 这本书研究了全世界范围广泛的昆虫物种及其进化关联。 它提供了相关的案例研究,评估昆虫生物多样性如何帮助满足快速增长的人口的需求。 本书的结论是,全面了解昆虫生物学和生态学是在不断变化的全球环境中可持续保护生态系统的唯一手段。 它讨论了有关昆虫的各种主题,例如交流、运动、社会行为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本书作为研究昆虫生物学及生态学的书籍,内容专业详实,语言浅显易懂,具有以下特点:
1、
语言精练,通俗易懂,读者不局限于专业人员。
2、
配图精美,可被学生和老师摘录。
3、
罗列专业词汇,大大方便了大家在阅读过程中对书中专业术语的认知。
4、
每个章节都有相关参考文献,可以延伸阅读。
本书目录
1.
介绍昆虫
2.
昆虫的系统发育与进化
3.
昆虫的形态学与解剖学
4.
昆虫的繁殖与发育
5.
昆虫的感觉和沟通
6.
昆虫的社会行为
7.
昆虫运动
8.
昆虫生态学
9.
昆虫与人类的关系
10.
昆虫数量下降
王昊宇 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博士研究生